持续血糖监测15天总结
免责声明 这是一篇关于个人经历的个人记录,本人没有受过相关培训,本文并非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本文提及的信息我会尽量列出引用来源,但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不负任何责任。对于医疗、相关法规的任何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
根据CDC的统计数据, 全美十八岁以上接近一半的人口有糖尿病(占比11.6%)或前期糖尿病(占比38.0%),属于非常常见的疾病。 在亚裔人口中比较常见的是二型糖尿病,其特点是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在血液中累积, 从而引起血糖水平增加。 与低血糖不同,血糖水平升高通常不会立即导致特别明显的症状,但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睛、肾脏、神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 增加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风险。与直接致死的那类疾病不同,我认为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能导致失明、或因反复感染造成肢体坏死等后果,这些都会在生命末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长期痛苦。 因此,有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糖尿病,或是尽量把它拖到人生比较末端的位置。
几年前我在体检中发现了血糖偏高的问题,除了服用药物和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之外, 也增加了每隔一段时间抽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来观察病情。与反映抽血当时血糖水平的空腹血糖不同, 糖化血红蛋白(A1c) 反映的是红细胞生命周期内的血浆葡萄糖平均浓度水平,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将其占比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标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