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系统
历史 Movable Type 评论迁移到了 Remark42
上回书 说到留言板的问题时提到留言板当时没有解决, 在文内的模板中可以看到我当时是采用了一种非常对付的方法: 直接将之前的评论直接作为文章内容输出出来。这导致了页面不太美观。
趁着周末我把之前 Movable Type 的数据库重新捋了一下,把其中的 2256 条留言用类似 isso 迁移时的方法转换成了 json,然后就可以在 remark42 中导入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搬一火,意思是搬三次家大约等于失一次火, 这次留言内容搬家我也丢掉了一些东西:Remark42 的一项设计理念便是尽量不保存可以追踪用户的数据,例如用户的 E-mail 在 Remark42 中只会保存一个与之对应的 SHA1,对于网站的主人来说,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直接从这些保存的数据中获得用户的 E-mail 地址(当然, 实际情况中,这类单向函数并不能阻止他们在知道这些信息的情况下验证某个 SHA1 是不是某个 E-mail 地址,但总归这要比把数据存在数据库里安全得多), 因此这个迁移过程也就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明文数据消失了。除此之外,Movable Type 还保存了许多类似于用户网站地址这样的信息,我在转换时考虑了一下,由于许多人的网站都已经不在了, 迁移的意义不太大,因此最终决定不迁移这些数据了。
考虑到现在还在用 Movable Type 的人应该已经没有几个了, 我感觉我的方法可能对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这里只是简单做个记录。 代码写的比较乱,就不拿出来丢人了。
阅读全文…暂停 Facebook 集成
这几天收到了几次来自 Facebook 的通知,第一次是 “Request for Information/Action” (最早申请时还没有 Privacy Policy,但后来补上了),但过了几天之后系统表示无法完成 compliance review,并直接禁用了该 App。
阅读全文…作弊条:Dokuwiki 和 Remark42 的集成
我的 Wiki 之前使用的是 Disqus 的评论系统, 而 remark42 支持多个网站,因此这次顺手把评论系统也搬到了上面。
阅读全文…迁移到了基于 Remark42 的评论系统
上回书 说到启用了基于 isso 的评论系统,其实当时还发现了一个功能相当强的评论系统 remark42, 但该系统是 Go 写的,并且依赖的其他软件包要比 isso 多不少,因此当时没有下定决心换成这个。
阅读全文…采用了基于 isso 的评论系统
上回书 说到从 Movable Type 搬到 Hugo 上之后, 就彻底失去了评论和 pingback 的功能。 因为现时正经写 blog 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因此 pingback 似乎意义不太大了,但是能够收集评论反馈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早前,Movable Type 实现的评论系统与其自身的账户系统有集成,并且还支持包括 Facebook、 Google 在内的一系列其他 OpenID 的系统。这个功能的一个好处是对于经常访问的人来说比较友好, 例如站主可以将某个 ID 设置为受信任的 ID,从而避免先审后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