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 Rates

湾区买房记(4)

发现前面写的完全没什么逻辑,等有时间再来整理吧。

关于贷款。这个主要是我自己的理解总结,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在美国,贷款的利率是由几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和股市类似的"大盘",或者说"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以美国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决定的。国债一旦发行,其票面利率便确定了,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大盘"呢?因为投资者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国债,这样一来国债成交的价格便可能不同于其票面价值。假如国债价格下跌,也就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上升。反之,如果国债价格上升,也就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下降。

在投资者方面看到的效果就是,如果有大批资金涌入国债,推高其价格,那么新买入国债的人拿到的收益便会减少(因为最后还本付息时是按照票面的本金和利率);反之,如果大家发现有更好的投资纷纷卖出国债,导致其价格下跌,则新买入国债的人拿到的收益便会增加。

为什么美国国债如此重要呢?因为美国国债是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风险最低的投资(说句题外话,如果发生了美国国债危机,则一定也会出现另外一种债券来替代它的地位,不过这个几乎是不可能事件)。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如果债务人信誉良好,贷款债权也被认为是风险较低的投资,但这个风险仍然高于美国国债。既然风险高,那么投资者当然也就希望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个回报便反映在价格上,即贷款的利息。

因此,通常银行提供的贷款利息的基准利率,便是国债的市场收益率加上一个数额。这个数额的多少,取决于贷款人的信用分数(FICO Score)。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股市大盘下跌的时候,由于许多投资人会选择撤出资金投入债券市场而推高债券价格,从而降低债券收益率,进而促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反之,当经济复苏,大量投资人卖出债券并买入股票时,银行也会因应提高贷款利率。

还有一个潜在的外力因素是美国政府(具体实施可能通过央行,即联储局)以"量化宽松"的形式买入债券,或外国政府大量买入债券,从而推高债券价格。此时发生的效果和股市大跌类似。

有时,银行也会考虑未来的利率走势,例如,如果银行预期未来贷款利率会大幅提高,则固定利率的贷款利率会开始有所提高,等等。

常见的贷款形式包括头5、7甚至10年固定利率的30年期可变利率贷款(ARM),以及十五年、三十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对债务人而言,利率固定的时间越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但对银行而言的风险也就越大。由于银行承担的风险不同,它们对应的利率也依次提高。

阅读全文…( 本文约 2193 字,阅读大致需要 5 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