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ndancy
从 Google Reader 关闭到冗余不做,日子甭过
霍总几天前发表了一篇blog, Google的社会化梦想与Reader。我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全是 Google 的问题。
有人说,Google要做的是大众产品,而Reader是小众产品,哪怕它已经成为了半专业的工具,也并不会改变这个事实,甚至于,这反而是件火上浇油的事情。我基本上认同这个说法。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用户的心态也是有问题的。 Google 做出强推 Google+,砍掉 Google Reader 的决定,背后自有其商业方面的考量,至于这决定是对,是错,从用户的角度你很难有立场说"Google这样做对了,或是这样做错了",能说的,最多也就是"Google这么做哥们很不爽"吧?
还有人去白宫网站发请愿。靠去白宫网站发个请愿,召集几万人签名是根本没用的,至少在我看来就是这样—-想要改变一个公司基于商业考量做的决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这个决定看起来不那么符合其商业利益,其他一切一切的手段都是无关紧要的。
阅读全文…跨ISP冗余实在是太重要了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特别是 DNS 服务器这样的鸡蛋……在没拿到AS之前,至少也应该做到跨ISP冗余才好。
参与评论关于备份
指望硬盘不挂掉是 很拼人品的事情(附带说一句,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硬盘质量并没有下降,只是单位容量出现故障的概率没有显著提高,而硬盘容量的扩大使得单块硬盘的故障率看起来提高了,但是如果我们从单位容量的故障率来看,坏损率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增长)。所以想要长久地保存数据,就必须采用各式各样的冗余和备份手段。冗余和备份是不一样的,前者往往会采用同样的访问控制逻辑,提供在线或近线的数据存储,强调的是数据访问的及时性;而后者则强调的是数据的可恢复性。
关于访问控制
一般来说,不希望备份与原始数据采取相同的访问控制机制。例如,对网站来说,可以读写数据库的那个 Web 访客的数据库账户,很可能并不能直接读写网站的备份数据。有时,备份甚至是以一种"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的:对文件系统做快照,然后将快照打包发到异地的另一套系统。
阅读全文…